近年来,随着“宅家文化”、“懒人效应”以及“烹饪小白”带来的消费端认知改变,和后疫情时代、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的整体需求度不断增加。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预测,未来6年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或超万亿元规模,长期来看,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的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
不经意间,伴随着预制菜的火出圈,预制菜包装已经站上了风口。
预制菜市场究竟有多火?
今年春节前夕,全国疫情点状散发,餐饮市场存在就地过年、宅过年等多重消费场景,而这也推动预制菜销量再次上涨。《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同比去年增长超100%,成为年夜饭最火菜式之一。
去年天猫“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在天猫公布的十大新年货数据中,预制菜的销量同比2020年增长了16倍;京东大数据则显示,自 1月20日以来,1至2人食用的小包装半成品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另据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54%的“95后”盒马消费者经常自己购买食材做饭,而半成品的预制菜是最爱,购买比例达到“65后”的两倍。
图片预制菜的兴起,为食品加工企业创造了转型升级再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企业在业存续总量达到了8万家,仅2020年预制菜企业就新增了1.33万家。粗略计算,目前上游专业的预制菜生产企业约2万家,平均年销售额在1500万左右。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 5165亿,远景预期预制菜总量在3万亿以上。
超八成消费者购买过预制菜
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省预制菜行业现状、消费者偏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经营者规范经营,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引领预制菜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从调查结果数据来看,超八成(81.97%)的消费者有购买预制菜的经历,仅有18.03%的消费者表示未购买过预制菜。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接近六成的消费者表示在年夜饭的准备上选择了预制菜,其中25.01%的消费者完全选购预制菜准备年夜饭,31.47%的消费者选择部分购买预制菜品,部分仍由自己准备。
没有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的主要顾虑在于:
一、觉得预制菜价格较贵,性价比较低,该类原因占比23.39%;
二、对预制菜保质期、防腐剂添加等菜品质量有顾虑,该类占比22.26%;
三、是对预制菜的购买渠道不太了解,该类占比18.65%;
四、觉得预制菜的口味没有现做的好吃,该类占比13.92%。
此外,仅有6.55%的消费者未听说过预制菜,表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整体接受度较高。
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近八成(76.38%)的消费者在40岁以下。其中25-30岁的消费者占比最多,为40.41%,30-40岁的消费者占比为35.97%。
根据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江苏全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其中敏感舆情1883条。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菜品质量、价格问题,消费者吐槽菜品不新鲜、油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
二、涉嫌虚假宣传,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实际货品与商家图片、网页等宣传内容不符;
三、货品运输问题,消费者订购的年夜饭预制菜品迟迟不发货,或是除夕后才收到货;
四、售后问题,商家未经同意擅自取消订单以及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或赔偿损失受阻。
本次线上调查也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存在一些困扰以及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菜品质量层次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销量火爆的预制菜,为农产品打开了全新的市场空间,推动农业搭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
在广东罗定,疫情一度让活鸡销售变得困难。当地养殖户介绍,活鸡到了出栏的时候,饲料、水电、场租、人力成本每天都在增加,多养一天就多亏一天。
福第豆豉鸡产业园总经理张鉴国认为,只有把活鸡做成深加工产品卖出去,才能增加农户收益,挽回损失。在当地村干部的联络下,养殖户们尝试将1000多只活鸡交给张鉴国,制成真空包装的三黄鸡预制品,几天内销售一空。
“一只活鸡的平均售价是120元左右,做成预制菜后,每只鸡的产值能达到300元左右。”张鉴国试制的三黄鸡预制菜大获成功,不仅拓宽了当地禽类产品的销路,而且公司原有的生产线也进一步扩容。
预制菜作为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形态,已经引起许多企业关注。在国联水产总部,研发经理黄勇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通过产品试吃会,收集预制菜食材、口味、烹调工艺的意见,推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预制菜。黄勇认为,工业化的烹饪设备与厨师现场做菜截然不同,预制菜研发的难点就在于利用工业化设备,使产品最大程度接近厨师的味道,还原厨师的风味。
国联水产研发出的青花椒烤鱼,目前已实现规模量产。一条罗非鱼经过宰杀、腌制、预加热、调味、速冻后,便能走入商超货柜,成为加热即食的烤鱼预制菜。据国联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青花椒烤鱼一上市就受到市场欢迎,如今已经远销至加拿大、印度等地。这款预制菜产品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受益,还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罗非鱼养殖。
预制菜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搭建了桥梁,让消费者吃得又快又好,还能加速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增加农户收入。
预制菜市场的增长逻辑
预制菜,是指对食品原材料预先进行半加工或全加工,然后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加热,或通过预制菜包装里的料包组合进行简单的烹饪,短时间内就能做出的菜品。
预制菜出圈也是近两年的事儿,电商平台、便利店、甚至餐厅里有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身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做饭,做饭时间已经或正在成为消费者需要计算的重要生活成本。加之疫情的影响,2020年初许多餐馆不允许堂食, 预制菜应运而火。